这些文物里看古人如何“打假”防伪
今天是打假“3·15”,在没有“3·15”的文物伪古代,人们对产品质量的古人保护同样严格。在南京市博物总馆,何防就有不少文物展现了古人是打假如何“打假”防伪,保障商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文物伪。
打击“缺斤短两”自古以来就是古人大家关注的重点。《秦律十八种》记载,何防“为器同物者,打假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。文物伪”“有买及买(卖)殴也,古人各婴其贾。何防小物不能各一钱者,打假勿婴。文物伪”秦统一六国后,古人将统一度量衡推行到全国,大家的买卖交换开始有了统一的标准,而且要求单价一个小钱以上的物品都需标明价格。在南京市博物总馆就收藏有战国时代六枚一套的环形铜砝码。专家介绍,在古代砝码又被称为“铜环权”,它专为与天平配合使用而设计,说明当时已具备了十分精确的测量标准。
“商标”是用以识别和区分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标志,是消费者购买选择的重要参考。中国古代的铜镜上就出现了各类“商标”。南京江宁区博物馆馆藏的“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”铭文铜镜就是一个典型。这面铜镜六出葵花形,小圆钮,素缘。铭文中的“照子”即镜子。宋代为避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名讳,改镜子为照子。这面铜镜说明是湖州当地“石家”出品。这种标有私家姓氏和店铺所在地的做法,不仅说明宋代湖州是生产铜镜的产地之一,也说明宋代铜镜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。
《礼记》有云,“物勒工名,以考其诚。”这一制度要求工匠在器物上刻写姓名、籍贯等信息,既体现工匠对质量的承诺,也便于官方对产品质量溯源追责。从秦代的青铜戈到南京的明城砖,这些都是古代器物上“物勒工名”的典型案例。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
- [2025-10-04 05:03] G30星哈段创纪录!宝马格26吨压路机实现46cm水稳层一次压实
- [2025-10-04 05:00] 湖北省上半年教育培训类投诉增加近6倍
- [2025-10-04 04:59] 飞越山海有实“荔”,南航物流保障荔枝抢“鲜”出海
- [2025-10-04 04:54] 渔公子|鳜鱼还能红多久
- [2025-10-04 04:46] 亮宝时刻:破解内卷解决方案,就在今晚8点!
- [2025-10-04 04:42] 2020年起取消高校自主招生,以“强基计划”取代
- [2025-10-04 04:27] 福建福州推进“消费教育示范基地”认定工作
- [2025-10-04 04:13] 五一“班味”净化胜地:“深”藏不露,遇“汕”就爱了!
- [2025-10-04 04:01] 喜报!中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
- [2025-10-04 03:57] 不能让养生直播变成“坑老”陷阱
- [2025-10-04 03:46] 安徽省一高校、一小学入选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
- [2025-10-04 03:26] 退租定损不能违背公平合理原则
- [2025-10-04 03:09] CATL的“L”型同侧正负极设计的破局之道——纯干货解析
- [2025-10-04 03:09] 安徽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激励支持机制
- [2025-10-04 02:57] 驻韶关白石镇工作队举办文体活动,庆“五一”迎“五四”
- [2025-10-04 02:54] 搭好“文化桥”,穗疏共发展
- [2025-10-04 02:47] 教师节|致敬所有点燃理想,驱动未来的师者
- [2025-10-04 02:37] 渔公子|天气何止是个梗
- [2025-10-04 02:25] 疏附县召开2024年度援疆项目工作调度会
- [2025-10-04 02:23] 小学生花千余元买盲盒 诉调对接工作室助力获部分退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