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大同:有机旱作农业助增收
金秋十月,山西收火红的大同高粱、金黄的有机玉米装点着田野。这是旱作山西大同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,助力农民增收的农业累累硕果。截至目前,助增大同市累计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190万亩,山西收并探索走出了有机旱作引领、大同种养加循环、有机农文康旅融合的旱作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。
秋日里,农业云州区吉家庄乡瓮城口村2000多亩有机旱作农业核心示范区一派繁忙景象,助增村党支部书记陈纪新介绍:“村里应用了双垄沟播全膜覆盖以及膜下滴灌技术,山西收高粱亩产真不错。大同今年粮食市场行情好,有机我们村户均种粮收入都在3万元左右,加上种高粱的收入,有的上五六万元了。”
作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村,经过近3年时间的打造,瓮城口村逐步形成了以种植高粱、谷子为主的有机旱作农业核心区,并探索实行了统一规划、统一技术、统一标准、统一服务、统一销售的“五统一”管理模式,农民收入大幅增加。
令人欣喜的好成绩,正是大同市深耕农业赛道,以绿色、有机、低碳理念为引领,以“特、优”为发展方向,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,带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及促进农民增收的真实写照。
自2020年起,大同持续打造融合有机社区、有机旱作生产、农产品加工、农事体验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“一带六园区多基地”示范园区,集中推广“全膜双垄沟播+膜下滴灌+水肥一体化”技术模式,共完成81.5万亩,亩增产200斤以上。
目前,大同全市玉米、高粱良种覆盖率达到100%,谷黍良种覆盖率达到90%以上,测土配方和项目区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分别达到92%以上和90%以上。
今年以来,大同以规模化发展促进增产增收,推广形式由点面示范提升为整村、整乡、整县发展,有机旱作农业持续稳产高产。在此基础上,大同还创建了以云州区、阳高县、天镇县为代表的“吨粮田”样板区,培育出天镇酿酒高粱、广灵富硒小米、浑源道地黄芪、阳高优质杏果、左云高寒苦荞等一批特优产业,打造了绿色、低碳、有机、高效农业生产新业态,形成以杂粮为主、优势互补、特色突出、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。
(本报记者 李建斌 杨珏 本报通讯员 马静波 宋佳烨)
- [2025-10-04 05:02] 柬埔寨首都新机场正式通航
- [2025-10-04 05:01] 广东省实有市场主体1572.5万户 数量居全国第一
- [2025-10-04 04:58] 湖北武汉:专项检查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食品安全
- [2025-10-04 04:55] 厦门12315获评全国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”
- [2025-10-04 04:55] 长江上新跨越!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挺进“空中施工”新阶段
- [2025-10-04 04:53] 北京石景山:专项检查水产品
- [2025-10-04 04:49] 黑龙江出台规范性文件 推动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
- [2025-10-04 04:44] 渔公子|蚝味道
- [2025-10-04 04:23] 神东新入职员工玩嗨了!打卡拍照、趣味游戏……
- [2025-10-04 03:59] 安徽太和:“小桔梗”长成致富 “大产业”
- [2025-10-04 03:53] 北京丰台开展水上游乐产品质量专项检查
- [2025-10-04 03:50] 福建飞行检查22家药企 要求限期整改缺陷问题
- [2025-10-04 03:32] 我与康明斯的故事
- [2025-10-04 03:30] 陕西部署推动落实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
- [2025-10-04 03:20] 江西新余多举措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
- [2025-10-04 03:20] 辽宁沈阳:全力打造农贸(集贸)市场购物新风景
- [2025-10-04 03:20] CMIIC前瞻
- [2025-10-04 03:05] 北京市石景山:全力保障服贸会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
- [2025-10-04 02:54] 滁州凤阳:数智赋能 “电”亮乡村振兴
- [2025-10-04 02:43] 医用口罩不合格 天恩医药被罚19万余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