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岳锋:用新质生产力书写“种粮经”丨农村职业经理人风采
编者按:
农村职业经理人主要职能在于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策划运营,种粮经结合乡村本地资源情况打造特色项目,林岳力书发展特色农业,锋用吸引外界流量,新质写丨实现乡村富裕兴旺。生产他们是农村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者、创新创业的职业推动者、农民沟通的经理咨询者。他们整体协调与领导乡村,人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,种粮经乡村振兴需要农村职业经理人们的林岳力书存在和发挥作用。《广东农村职业经理人风采》栏目真实记录了这些农村职业经理人的锋用奋斗故事,是新质写丨洞察广东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窗口。
在晚稻收割的生产农忙时节,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榕江畔,农村联合收割机轰鸣,划破广袤土地上的宁静。90后“新农人”、汕头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经理林岳锋在田边远眺,这已经是他种田的第八个年头。
“90后”新农人林岳锋。
去年底,广东省启动广东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行动,林岳锋也加入其中,成为了一名农村职业经理人。在汕头土生土长的他,22岁时放弃处于上升期的事业,选择回到家乡,跟父辈们一起种水稻,从最基础的育种、插秧、施肥学起,协助经营农业合作社,学习“种粮经”,思考着如何扎根乡土,以科技振兴农业。2023年11月30日,共青团中央、农业农村部公示了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人选名单,林岳锋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。
科技赋能
新农人带来新技术
2016年,在外闯荡多年、已成建筑行业技术骨干的林岳锋,辞职返乡协助父亲经营农业合作社,自此心中的一本“种粮经”让他扎根乡土科技兴农。
林岳锋尝试将学习到的管理经验移用至农业合作社,改制的第一步,就是优化管理模式,明确分工,建立责任制度,让每个人的价值都能得到发挥。“合作社的管理架构很快就搭建起来了。现在合作社每条线上都有专门的负责人,生产线上有多少个生产队长,每个队长下面有多少个技术员,谁负责什么方面,分工很明确很细。”与此同时,林岳锋大胆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,推行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,“过去用手插秧、晒谷,用小拖拉机帮忙耙田,速度慢,辛苦又费力。要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,就要坚持藏粮于技,靠科技种地。”林岳锋说。
林岳锋使用无人机管理水稻。
在他的建议和推动下,合作社引入了水稻超声波技术——通过用超声波给水稻种子“洗澡”,合作社水稻的年产量上升了10%—20%,成为汕头第一个“吃”水稻超声波这只“螃蟹”的合作社;积极在当地开展无人机植保作业、无人机水稻直播、水稻“三控”技术推广应用;购置新设备、新机器——翻土机、插秧机、无人机、收割机、烘干机,广泛应用于犁田、插秧、喷药、收割、烘干等各个生产环节,全面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,大大提高了农作效率。
“之前一个人一天只能插8分地的秧,而现在一台插秧机一天能完成40亩的工作量,效率提升了数十倍。”林岳锋自豪地说。通过这些努力,合作社的水稻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千亩发展到了现在的1.2万亩左右,年产优质稻谷超过5000吨。
打造品牌
卖粮食卖出高效益
“之前,合作社主要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,产量较高但销价较低。我们这里的耕地有着榕江水的滋润,环境优美土质优良,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,完全可以大面积种植质优价高的丝苗米。”林岳锋认为,光种好粮还不够,怎么卖好、卖出价格,同样重要。
2017年,林岳锋注册了“锦沣粮”商标,希望提高产品价值,并通过电商与传统渠道销售相结合来打响丝苗米品牌。除了线上销售,林岳锋还积极拓展线下市场。他带领团队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,向外界展示潮阳丝苗米的独特魅力。
林岳锋和他的丝苗米。
在林岳锋与其率领团队的努力下,合作社生产的“竹占”“象牙占”“汕美香3号”“金香丝苗”等一批较具名气的特色稻米品种,除原有的渠道外,还进入了城镇的超市,并借助淘宝、公众号商城、农信社商城等电商,进行多渠道全国销售。
联农带农
新身份带来新变化
回归家乡的林岳锋始终心系农户。他深知,只有让农户增收致富,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。于是,他通过租用农户农田、吸收闲置田、改造低产田等方式,通过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林岳锋和合作社带动了榕江片区900多户农户改良品质和技术,集中种植优质稻,并带动周边农户增产增收。
林岳锋与水稻。
如今,锦沣农机专业合作社集水稻生产、烘干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,是水稻全产业链机械化生产、社会化服务的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。合作社现有成员95户,水稻种植基地8380亩,各种农机设备108台套,年烘干、加工能力20000吨,成为潮阳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主要实施主体单位。近年来,林岳锋先后被评为“广东省十大杰出精勤农民”“广东省十大农技推广能手”等荣誉称号。
面对新身份,林岳锋认为,成为一名农村职业经理人让他获得了一次近距离聆听大学教授、农业专家和腾讯高管授课的难得学习机会,而且还能与来自各地的青年农业人才相互交流、借鉴学习,这对提高自身在科技兴农和经营管理能力方面大有帮助。
统筹:李晓芬 李金玺
撰文:张玉丹
来源:南方农村报
- [2025-10-04 05:00] 今晚7点30分,神东体育场有迎新晚会!
- [2025-10-04 04:55] 驻那霍镇工作队组织名师赴广州名校考察学习
- [2025-10-04 04:54] 整装待发!江门市2024年“三支一扶”岗前培训开班
- [2025-10-04 04:47] 合肥市教育局下发相关通知,严禁削减体育课时
- [2025-10-04 04:34] 我国最大煤制天然气基地外输管道开建!太重挖机助力
- [2025-10-04 04:31] 玩明白了!清远鸡亮相文博会,多款文创产品让“鸡文化”活起来
- [2025-10-04 04:23] 侨宝“新势力”徐必武:相信口碑,做品质茶的代言人
- [2025-10-04 04:22] “民族团结 粤新同行”2024年粤新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在粤启动
- [2025-10-04 04:03] 长江上新跨越!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挺进“空中施工”新阶段
- [2025-10-04 04:01] “粤式英语”推介家乡土特产!茂名这个“90后”为什么能戳中网友?
- [2025-10-04 04:00] 补短板、强教育!港航集团支持建设粤西乡村学校首座图书楼推进乡村振兴
- [2025-10-04 03:44] 荔枝恋
- [2025-10-04 03:43] 神东新入职员工玩嗨了!打卡拍照、趣味游戏……
- [2025-10-04 03:22] 茂南“土特产”组团出道,“四业十三品”惊艳亮相!
- [2025-10-04 03:21] 广西资源县亮相文博会!农产品、非遗、旅游一起“出山入湾”
- [2025-10-04 03:12] 丰味广东
- [2025-10-04 02:59] 广东公司惠州电厂获全国物资管理创新成果一级项目
- [2025-10-04 02:55] 当英德红茶邂逅汉服:“顶流”与“顶流”的双向奔赴
- [2025-10-04 02:36] 广东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精彩亮相行业展会
- [2025-10-04 02:36] 官宣!“深汕友农”LOGO正式亮相,开启品牌宣传新篇章